;
top of page
AT image.jpg

關於亞歷山大技巧

亞歷山大技巧(Alexander Technique)由澳洲演員F.M 亞歷山大所創立的一種身心學(Somatics)教育法,宗旨是幫助個人覺察並改善身體、思想和情感的不良慣性,從而提升身體的使用效率、減輕不必要的肌肉緊張,最終實現身心高效的協調與輕鬆自在的狀態。對於渴望達成以下目標的人們,始終具有深刻的啟發性:

  • 提升專業表現的品質與深度

  • 舒解長期累積的身心疼痛與不適

  • 釋放壓力,找回內在的從容與安定

  • 在日常舉手投足間,體驗到更多的省力的動作與流動

雖然亞歷山大技巧惠及社會各界人士,但它尤其在表演藝術領域備受推崇,成為演員、舞者、音樂家深度修煉的基石。正因其卓著成效,它已被納入多所世界頂尖藝術學府的必修課程,包括茱莉亞學院、皇家音樂學院及伯克利音樂學院,陪伴一代代藝術家走向更卓越、更自在的藝術生涯。

關於F.M 亞歷山大

出生於澳洲塔斯馬尼亞的F.M.亞歷山大,本是一位前途無量的莎士比亞戲劇演員,然而他的職業生涯卻因一個反復發作的難題幾近中斷:每當登台朗誦,他的聲音便會變得嘶啞,甚至完全失聲。醫生們查不出任何器質性病因,也無法提供根本的解決方案。

不願接受此症無藥可醫的亞歷山大,開始利用一套獨特的多面鏡設定進行自我觀察。他反覆端詳自己說話時的姿態,最後發現了一個顛覆性的真相:

就在開口朗誦的前一刻,他會不自主地將頭部向後並向下縮壓、弓起脊柱,同時急促地抽氣吞嚥。

而最令人震驚的是,這些有害的身體模式在他看來卻感覺完全「正常」甚至「正確」。他的感官知覺──也就是他對於何為「正確」的直覺判斷──從根本上就是失準的。

這「感覺正確之事可能實為誤導」的深刻覺察——即「感官認知失準」——由此成為他畢生工作的基石。

F.M.亞歷山大的研究成果

亞歷山大領悟到,執意追求「正確」,反而會加劇他的緊張模式。
於是,他轉而開創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徑:

頭、頸、背的動態平衡(​Primary Control)

頭、頸、背的動態平衡便喚醒了身體的智慧,是身體協調的源頭;當這段關係歸於順暢,內在的姿勢肌群隨之復甦,在一種更輕鬆、更開闊的狀態中自然整合。

抑制(Inhibition)

抑制,是在對刺激(如開口說話的衝動)作出反應前,創造一段有意識的留白。它並非壓抑,而是為了打破慣性洪流,為全新的選擇騰出自由的空間。

方法之道(​Means-whereby)

Means-Whereby,即是將注意力從終極目標(例如:說話)轉向達成目標的「途徑與心境」(例如:他如何為說話做準備)。

有意識的引導(Direction)

Direction,是藉由「讓頸部自在釋放」、「讓頭部向前向上」這類有意識的思緒,引導身體的能量走向更協調、更自如的運作方式。

好處

亞歷山大技巧提供了一套強大而科學的路徑,幫助我們解鎖固有的動作與反應枷鎖。它的有效性在於直指問題核心:

改變那些引發緊張的慣性模式,進而帶來真正的身心自由

從疼痛的羈絆,走向身心的輕盈

舒緩以下困擾,重獲身心自在:

  • 長期困擾的腰背、頸肩不適

  • 反覆發作的頭痛、偏頭痛與壓力型緊繃

  • 重複性勞損問題(如腕隧道症候群、肌腱炎)

  • 坐骨神經痛與關節不適(如關節炎引起的疼痛)

  • 肌肉僵硬、緊繃與纖維肌痛相關症狀

  • 術後或傷後復健,提升活動力與行動自由

更卓越的表現,更從容的日常

  • 提升體態、平衡與協調
    讓身體找回自然的優雅與穩定,在動靜之間展現從容姿態。

  • 為運動員與表演者築起防護之牆
    以敏銳的身心覺察預防過度使用帶來的損傷,讓熱愛的事業得以長久延續。

  • 雕琢藝術家們的技藝與表達
    幫助音樂家、演員、舞者卸下技術負擔,讓藝術表達更真摯、更具感染力。

  • 融入日常的輕鬆與高效
    在工作、行走、提重物等日常活動中,找回身體最省力、最舒適的運動方式。

滋養心靈與情緒的整體平衡

  • 透過深度放鬆神經系統,安頓壓力與焦慮的浪潮

  • 喚醒身心對話的覺知,在動靜間培養臨在的智慧

  • 找回從容與自信,讓表演不再被緊張束縛,而是發自內心的表達

在全球各地有教授亞歷山大技巧的高等院校

維多利亞藝術學院
墨爾本大學
澳洲國家音樂學院
國家戲劇藝術學院
墨爾本交響樂團
雪梨交響樂團

©2025 by Anna Tse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