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
top of page
TYL00849.JPG

您好

我與亞歷山大技巧的緣分,始於一段跌宕的個人旅程。
起初,我並非一位教師,而是一名陷入困境的音樂家。
當一次嚴重的傷痛幾乎要終結我的演奏生涯時,我卻在谷底領悟到一個改變一生的真相:

我們的身體,才是我們擁有的第一件、也是最根本的樂器。


我們如何運用這具身體,構成了我們一切所作所為的根基。

這是一個關於轉化的故事——一場個人的危機,如何成為一份深刻的使命,驅使我去幫助他人,尋回我曾親身覓得的那份內在的自由與從容。

我的故事

音樂家的物理治療.jpg

我與亞歷山大技巧的邂逅,並非只出於好奇,而是迫於現實的需要。我曾被肌腱炎折磨長達兩年,為此付出的醫療與物理治療費用,更超過四萬港元。我也曾走入瑜伽課堂,試圖釋放長時間練習所積累的肌肉緊繃。然而,這種在疼痛與復原之間的循環,卻彷彿一個看不到出口的迷宮。

在我於加拿大蒙特利爾攻讀碩士學位期間,身處遠離香港家鄉的異地,我有幸接觸到亞歷山大技巧,以及關於如何優化表現的跨學科研究。這些發現帶給我的,不僅是對問題根源的解答,更是一場認知的革命。我終於明白,我的傷痛並非偶然的不幸,而是日積月累的有害習慣所導致的必然結果——我總是帶著過度的緊繃去「目標導向」地硬闖難曲段落,並依賴於一種失準的身體感知,誤將那種費力緊繃視為常態。

蒙特利爾大學的音樂路.jpg
297855581_2050825835100886_8487574123933276076_n.jpg

而亞歷山大技巧,正給了我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的鑰匙:它教會我運用抑制即時的慣性反應(inhibition),並透過有意識的賦予每個動作方向性(conscious direction),對身體發出新的指令,從而找回更自如、更協調的運作方式。

這場深刻的自我解放,正是我決心成為亞歷山大老師的核心原因。我自身就是亞歷山大技巧力量的證明,也因而深感有一份責任,將這份好處帶給更多仍在困境中尋找出口的人。

關鍵不在擺出「正確」的姿勢,而在重塑我們內在的感知地圖——當注意力、思維與引導的品質提升,輕鬆自如的動作便會隨之而來。

在我的教學中,所有指導都是一張通往「如何達成」的地圖。我的方法是持續激發學生的覺知與方向感,將他們的關注點始終錨定在過程的品質,而非單一的結果。

我的教學理念

©2025 by Anna Tse.

bottom of page